
网上一篇文章说高晓松讲:李咏的真正死因不是癌症,根本原因是压力。
是不是高晓松说的并不重要,反观我们身边,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确实越来越高。
虽然经济每年高速增长,可是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提升。焦虑、自杀、猝死高频出现大家听了已经不再惊讶。
• 癌症的高发一说是因为环境因素,环境的恶化也是因为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,不健康的生产、生活方式造成。
• 另一说就是因为精神压力。
其实对经济的极端追求,不健康的生产、生活方式本质上也是压力造成的。
所以说:李咏的真正死因不是癌症而是压力。我还是接受的。
这样说是为了正视问题的根本。一个人穷,你不能说“穷”是他的问题,应该研究他穷的原因。开玩笑那样讲,当然没问题。

简约的北欧风
高晓松说:“在丹麦和瑞典待久了,越来越觉得,这两个国家真的有趣。这里的人不聊金钱,不聊地位,也不聊你读过什么名校。
在丹麦,人们出行就是骑一辆自行车,在瑞典,人们出行就是开一条小船。在美国,一个人如果有一艘游艇,大家都觉得他特别厉害,但在瑞典,几乎人人都有一条小船,大家开着小船看看落日,钓钓鱼,船上也没有什么先进的设备,自己动手解缆绳,启动发动机,把船开出去,过着非常安逸、与世无争的日子。
对比北欧人幸福的生活,再看看中国不断攀升的癌症率,想想生活的初衷究竟是什么?我们为什么离健康和幸福越来越远?
我想北欧人不是不比较,只是不极端的比较金钱、地位,而是比谁过得幸福。说“比”有点不恰当,而是互相学习让自己更幸福。如果总想着把别人比下去,希望别人不幸福,其实自己是不会真正开心的。因为你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与别人比较的基础之上了,自己就不能主宰。
总有人会比你有钱,总有人会比你幸福,总有人会比你强,问题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?
在北欧,你穿爱玛仕或者穿优衣库,他们都不会有羡慕或者鄙视的目光。他们只会关心自己今天穿得舒适与否。
在我身边也有这样的朋友是这样的心态,只不过不是主流罢了。

我的理想
怪不得逛宜家很惬意,北欧生活是我的理想啊!
宜家在瑞典的兴起,是因为二战之后欧洲的经济遭到重创。原来的奢靡之风无以为继只能走简约的路线。后来北欧气变成一股潮流,就算是有钱人也把简约当成时尚了!
今天当有钱人一样焦虑,一样被无止境的欲望纠缠时,简约的北欧风、佛系的生活态度直抵内心的需求。
它让我们静一静反思一下,别墅、豪车真的能带来幸福?
幸福的天平由四个脚支撑,健康、富有、人际关系、价值感。这四个方面彼此影响,其实是动态变化的。
总的来说“富有”在幸福当中占的比值并不高。只有你自己认为“富有”非常重要的时候,它才会真正影响你的幸福感。
这四个方面你在乎什么,什么就会强烈的影响你的幸福体验。
幸福,本来就是一种主观感受。经济学上讲,任何商品价格都是个人的主观估值。同样的价格别人不买你买,就是因为你觉得值。有人会说是因为你有钱,可是比你更有钱的人可能也不买呀。🤔
你感受到什么才重要!你年薪百万可以觉得自己很穷,也可以年薪20万就满足无比[偷笑]
这有什么错?
穷开心,有什么错?穷并不是因为开心才穷的,而是虽然穷却能够过得开心。✌️
健康,人际关系,价值感每一样都受主观感受影响巨大。
有的人身体还可以,却总是整天疑神疑鬼;有的朋友口碑很好了,可仍然很焦虑每件事情上别人的看法;孩子、配偶、自身各方面都很优秀,还是觉得低人一等。这不是说别人,这三个方面我每一项都经历过。
当我改变了自己的主观心态,幸福就近了。
幸福不在前面而在你的旁边,不必追逐!

我的方案
中国人过着越来越繁忙的生活,
北欧人只关心今天过得幸不幸福。
李咏得癌症,也许和他长期的压力有关,也许是生活习惯。不管是名流还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无法摆脱压力。工作、家庭、孩子、房子、车子,是个人就要面对。
有人说,是穷惹的祸,等我有钱,我还用过这种生活吗?
这么理解才是压力的根源。你以为钱能解决问题,其实钱也无能为力。在一条绝路上奔跑,能到达哪儿呢?
大可不必太在意一时一变的潮流,也不必计较所谓名牌,去购买发自内心真正喜欢、合适并且需要的东西!
当你追逐别人的时候当然会累,当你走自己的路,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,拥有自己的节奏,那就是幸福。
压力是自己给的,压力也是互相给的。
明白无论有钱还是没钱都逃脱不了,就不必那么焦虑急着改变。
计划30岁存款百万,35岁有房有车,晚了几年实现,天就会塌下来?
我们是人不是机器,是教育让我们变得精确。可教育还偷偷定义了我们,什么才是幸福。
或许真的是教育让我们变得愚蠢。
何必做自己不喜欢的事,只因为大家都在做。🤔
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高兴。
做自己认为有意义,让自己快乐的简单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