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独行的第541篇文章
3.22蠡湖:心情好,才去旅行,还是旅行了心情才更好?
通常的说法,房子是货币的蓄水池。
央行超发的货币,如果肆意泛滥,最终会传导到日用消费品造成通货膨胀,那么普通百姓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。但海量的货币如果都流入房市、股市,就会好很多。股市的流动性太强大起大落,弹指之间交易就完成了。房子交易的成本就太大了,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金钱的成本。跌了卖不掉,买的人觉得还会跌;涨了有时也卖不掉,政策会限制你。
钱就留下来了,完美的蓄水池,✌️
如果我们都是全款买房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这样理解没问题,可绝大多数人都是首付三成或者五成,然后向银行再贷款几十万几百万买房,这就有问题了。
银行贷给我们买房的钱从哪里来?
事实上,银行的贷款是从贷款人的信用中来的。也就是说是银行凭空创造的钱,交给了贷款人。
房子不仅蓄水,也是喷泉创造了水。
货币和实物财富是一一对应的,100元人民币对应100个鸡蛋,那么鸡蛋就是¥1一个,如果发行200元人民币,还是100个鸡蛋就变成2元一个了。
货币本质上是信用,是国家的信用。
国家保证一元钱人民币或者二元人民币可以买一个鸡蛋。适当的贬值,我们更愿意消费那么也就更愿意去生产,社会的总财富是增加的,所以温和的通货膨胀是社会共识。
银行贷给我们的这种钱,货币学中叫做“check book money”信用货币。事实上,我们国家的货币M2主要来源70%都是这种信用货币,还有25%是“外汇汇兑币”,就是央行通过回收贸易顺差的外币,对外发行的货币。只有非常少量的5%是央行直接发行的货币。
我的理解,这5%央行直接发行的货币,也就对应每年社会财富的逐年增加,毕竟每年的GDP增加大多5%到8%之间。
如果把增加的70%的信用货币,都对应社会的总财富那么通货膨胀就吓人了。
银行贷给我们买房的钱从个人信用中来。而信用是有弹性的,这种弹性跟我们的能力有关也与我们的意愿有关,同样,国家信用也是如此。
房子不仅仅是钱的蓄水池,它也创造了货币。
这根源是欲望产生需求,有需求才激发创造财富的动力。虚实之间就是这样转换,这不奇怪,我奇怪的是许多事情都是如此。我们通常认为的原因带来结果,许多时候倒是结果诱发的原因:因为货币发水,房子不断涨价。事实也可以是,因为房子涨价,所以产生了更多的货币。
因果关系倒置的事还有很多,它一方面打破了我们常规的思维定式,让我们不那么绝对,另一方面,彼此矛盾的观念,同时接受反而在头脑中形成思辨的习惯,这也是辩证法思维的基础。
平静的外表之下暗流涌动,与表面认知相反的道理,或许更有意义,毕竟大道理人人都知道,能合理质疑的人就少了很多。
说正确的废话有什么用?物以稀为贵。
举三个例子,大家品品。
01 工作
有的人觉得我的工作特别简单,其实是我把工作做简单了。
谁会那么傻,故意把事情做复杂呢?其实太多了,也不是傻,而是各种各样的不同认知决定的。
20多年前,我刚大学毕业在常州潇翔西服厂工作,厂在郊区去市里不方便,下班后,大多数工人就呆在生活区。有一个小伙子,每次洗衣服都特别的慢,我就问他为什么?他说洗完了就没事干了,所以多洗一会儿。
有的公司内勤会积极的把事情做复杂,这样才能展示她在努力工作,积极思考。那些很快把事情做完的人领导倒以为他在偷懒,甚至会再指派一些额外的事情给他,别让他闲着。你看把事情做复杂,多好。
领导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,不然就体现不出领导的价值,落后地区的公务员这种心态更甚。
想复杂,总有理由;
变简单,却要勇气。
当你简单了,你要面对更多的空余时间,需要按排;当你简单了,你要面对更多的孤独,心里不慌;当你简单了,你要面对更多的质疑,从容应对。
02 炒股
有的人觉得全职炒股会发财,其实人家是发财之后再全职炒股。
一位本金1000万的大哥,分享了他认为什么情况下适合全职炒股,下面3点挺靠谱。[强]
一、投资能力:年均10%以上。
二、本金:本金*10%-年花销>本金*5%(5%是通货膨胀的假设值。)
大哥拿自己举例,他的家庭每月开销约2万,一年就是24万,那至少要有480万本金才能全职炒股。如果稳妥些,最好1000万以上,多多益善。
三、现金流来源:他目前的现金流来源主要是A股打新收益、港股打新收益、高分红股票的股息、域名停放(一个小众业务,每月能给他带来1500美金收入)。
很多人有个误区,炒股了才会变得有钱,而事实上是,有钱了之后人家才去炒股的。
如果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,
凭什么认为炒股就一定行?
03 面子
有的人觉得被人恭维就证明自己强,其实是自己变强了,别人才会恭维。
要面子的人谨记,那些希望通过祝福别人就能对她有好感,希望奉承拍马就能拉近关系,往往都夸大了恭维的作用。
而且恭维别人的人,也往往特别在乎别人是否恭维自己。他们面对强者就下跪,希望得到一些,哪怕是自己该得的;也希望别人对自己下跪,然后再施舍给别人,哪怕是别人该得的。
潜意识里都是,用表面来获得强大的感觉。
内在强大多难啊,装强大多容易。
这是想当然,当别人都傻。内在虚弱想装强大,太难了,不然人人都可以上《演员请就位》了。
因果倒置,焕然一新。
2021年3月24日上午8:40
作者 徐海刚
我是徐海刚,2016年开着明锐,带妻儿自驾西藏新疆52天,医药圈老司机。现在,热爱跑步沉迷炒股。这里有超200个城市的新青年啦,欢迎你也加入。看眼前,更长远!
版权申明:🎉
本文首发:微信公众号看眼前
(haigang-yanqian);
欢迎转载, 请保留此版权声明
请注明作者
记录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