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独行的第401篇文章
2019年12月18日无锡蠡湖。
01
共性与个性
罗马用三件事情征服了全世界:武力、拉丁文和罗马法体系。
其中,罗马法体系捍卫公平平等,不再像之前的法律只是体现统治者的意愿,这是开天辟地的事情。
此后法国著名的《拿破仑法典》,德国的宪法和民法典,日本的宪法和法律系统等等都受到它的影响。
那些不正自明不言而喻的道理就是自然法的精髓。奠定罗马自然法精神的是西塞罗。
西塞罗是这样明确而系统地阐述自然法的哲学前提:“法律是自然的力量,是明理之人的智慧和理性,也是衡量合法与非法的尺度。”这句话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“一切都要以法律为准绳”的另一种表述。
他强调法律是理性和永恒的,就是因为罗马法体系中的自然法属性,是人类最底层的普遍愿望。
这就如同几何学中的公理,都是不证自明的广泛适用的底层工具。
我们总是在共性中寻找个性,
我们总是在普遍中建造特殊。
没有共性的普遍的标准作为背景和基准,那么个性和特殊就没有了依附,也没有了意义。[机智]
02
写作与跑步
就像我每天的写作训练,就是为了培养一种共性的普遍的思维能力。
就像我每天的跑步训练,也是为了培养一种共性的普遍的体能基础。
这两个基础一个是脑力,一个是体力。
在这两个基础之上,建立自己各个领域的各种单独特殊的生存策略,就变得高效系统,同时也具有了逻辑再生的能力。注:所谓逻辑再生就是有基础有土壤,能持续发展而不是空中楼阁。
这些策略包括生活策略、工作策略、以及各种单项体育训练策略。
这种感觉就像把散乱的照片,用图钉钉在松木板上,形成一个照片墙。
只要松木板结实有弹性宽阔,那么各种主题的个性照片墙都可以拼凑出来。[耶]
03
法律与几何
法律体系对社会制度的影响也是如此;
几何学对建筑等学科的影响也是如此;
我们从一般性当中,提炼出特殊的技巧和规则运用到具体事情当中,其实就是用理性来界定和监督我们的感性。
• 从自然法中衍生出经济法,从经济法中又细分出合同法,法律精神的运用越来越具体也越来越实用;
• 从几何学中衍生出建筑学,从建筑学中又细分出室内设计,几何学的运用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用;
同样,我也希望从思维训练和体能训练的基础上,衍生出更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,并由此细分建设出各种个性的策略———幸福的策略、炒股的策略、跑步的策略等等。
这些细分的策略,同样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实用。
04
道理与做事
许多人说,明白很多道理看了很多文章却依然无用,就是因为那些道理可能都是底层的共性的。你明白了,也没有办法把它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。因为没有消化吸收把它变成自己个性的行动策略。
就像你明白了牛顿力学,不见得就会开汽车;你看出中国足球很臭,不见得你就能踢得好;同样你看我的文章乱七八糟东拼西凑,不见得你能做到。
许多人说,明白很多道理看了很多文章却依然无用,还可能是因为那些道理都是表层的个性化的。你明白后,想把它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,发现门都没有。因为那些具体的成功,都有特定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禀赋作支撑。
比如你想学习比尔盖茨的辍学创业,学习马云搞一个淘宝,或者学习埃侬·马斯克运用第一性原理也去办一个类似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公司,可能都是天方夜谭。
你可以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,怎样从底层衍生具体策略,而不是学习他们的具体策略。
这就像我们应思考做题的思维方式,而不是记住那个题目的答案。
这就像我们应该学如何捕鱼,而不是总惦记别人桶里的那几条鱼。
只关注底层是没有实用性的,
只关注表层又不能触类旁通。
我们要的是可进可出的自由,那才是上天入地的能耐。我们最好拥有这种态度,不管最终我们能做到什么程度,这是一个方向。
05
方向与方式
一个国家是由法律、制度、习俗有机构成;
一个人是由思想、习惯和行为有效地塑造。
当我们有所改变,也是因时因地在这几个方面有了突破。
改变思想最深远,
改变习惯最有效,
改变行为最有力。
至于应该先改变什么?重点改变什么?并没有确定的答案,因人而异吧!
就像你想跑得快,并不需要思考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右脚?
能做什么就做什么,做的过程中自然就有答案。
许多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答案,那样我们就会思考出适合自己的个性策略;当我们询问别人答案的时候,得到的是别人的个性策略。
常说的“万事求诸己”,
并不是让你不求人,而是不依赖于求人。
朋友说:向自己要答案是方向,向别人求帮助是方式。一句话,胜过我千言万语。
2019年12月25日上午8:27
作者 徐海刚
我是徐海刚,2016年开着明锐,带着妻儿自驾西藏新疆52天,医药圈老司机,这里有超100个城市的新青年啦,欢迎你加入。看眼前,能长远!
版权申明:🎉
本文首发: 微信公众号看眼前
(haigang-yanqian);
欢迎转载, 请保留此版权声明
请注明作者
被运用的底层才有价值,
有根基的表层才有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