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独行的第395篇文章
人人都有被控制的烦恼。
因为一直写思辨类的文章,
也因为一直练习长跑,
我的内心慢慢变得冷漠而坚韧。
许久没有大的情绪起伏,直到今天凌晨4点醒来,在卫生间翻阅朋友圈,看到了这篇文章。
文章先是提及热门话题,仿妆博主宇芽公开自己被前男友家暴的经历,时间是11月25日。
她在视频短片里自述,第5次遭遇暴力后决定站出来,“不想再沉默”。这天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,家暴话题因为宇芽迅速成为舆论中心。
家庭暴力广泛存在,虽然公布的数据让人不敢全信,说是2.7亿个家庭中,约有30%的已婚女性曾遭受家暴,三个妻子中就有一个被家暴。受害人平均要在遭遇35次家暴后,才会去报警;每年受理家暴投诉达4万至5万件。
《反家庭暴力法》2016年施行时,曾向公众传递过一种社会愿景,“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,但应当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。”而在现实中,女性想要彻底摆脱家暴控制并不容易。
之后,文章重点记录了发生在成都的一起家暴离婚案。家庭的男主人长期暴力自己的妻子和女儿。高校女教师芦苇和女儿先是生活在漫长的恐惧中,因为极端暴力事件报警之后,又生活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。
社会会因为问题广泛而普遍重视。
我却是因为极端的不幸而被打动。
可能是自己童年也有被控制的经历,
长大后,也曾试图控制自己的妻儿。
想起过往种种,不禁流下了不堪的老泪。
01
控制与家暴一步之遥
所幸我只是想控制,家暴还是忍住了。
现在想来,
控制欲和家暴是有一些正相关,
毕竟控制不成,不就老羞成怒?
在我看来,
控制欲的本质不是不放心,而是不满意自己。
因不满意自己而极力追求所谓的完美,要求别人控制别人是补偿自己无法达到完美的遗憾。这别人往往由最近的身边人开始。
总是以“爱”之名,但本质是“爱”自己。
许多以“爱”之名,都是爱自己,但是却充满了隐蔽,充满了温情,充满了假像,充满了正义感。
父母们逼着孩子学习,确实是为孩子好,可有时也是为了自己的脸面;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,让他们去做不喜欢的工作,也确实是为孩子好,可更多的是为了经济利益;父母催促孩子早点结婚,当然也还是为了孩子好,但那何尝不是为了了却自己的心思。
朋友呢?闺蜜呢?
也会限制你跟什么人交友,应该穿什么衣服,梳什么样的发型?
他们大都是好意的,谁知道呢?
控制普遍存在,以“关心”之名,
家暴普遍存在,以“爱”之名。
区别它们的关键在于界限。
管好自己是我们的权利,也是仅有的权利。
关心和控制一步之遥,
控制和家暴一步之遥。
02
家暴是因为无法接纳自己
真爱还是假爱?爱他人还是爱自己?
最显著的标签就是控制你还是给你自由。
当我们想控制家人或朋友太多,就要警惕:我们身上一定有一些重要的地方,让自己极端不满意。
我们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软弱的背后是什么?
我们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贫穷的背后是什么?
我们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自私的背后是什么?
软弱、贫穷、自私是所有人的标配,
本身不是问题,不承认才是问题。
我们无法真正接纳自己的原因,
恰是我们总想控制别人的根源。
当城堡被攻陷,君王的一切就会暴露在大众面前,臃肿、迟钝、愚蠢、自私也许还有别的,再也无法躲藏。
控制别人是为了构建外围坚固的防线。
如同要求别人道德,是暗示自己拥有崇高的道德;
如同刻薄辱骂妓女,不过是想标榜自己无比圣洁;
可真正拥有崇高道德、真正内心圣洁的人应是慈悲的,也是自由的。
内心自由自在,才会给予别人自在;
外在用力过猛,是因为内在太羸弱。
哪有一个真正的富人,需要整天在穷人面前显摆,才觉得自己是有钱人呢?
哪有一个内心强大的人,需要别人不断地赞扬,才能维持一个好心情?
控制别人,不过是担心别人如果做得不够好,会连累自己;
控制别人,不过是因为自己以前做得不够好,希望在别人身上挽回;
控制别人,其实心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。
当然,谁会承认呢?
许多时候,
真诚的面对自己比什么都难,
但这是一切进步的开始。
03
家暴是因为缺爱的男孩长大了
家暴的根源是无法接纳自己。
缺爱不是妻子孩子不爱他,而是他的成长经历缺少被爱的感觉,以至延伸出自己不值得被爱。
觉得自己不够好,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,
最终就是:自己否定了自己。
一个缺爱的丈夫,
不过就是一个缺爱的男孩长大了。
青春期男孩或女孩的叛逆,往往也是源于父母的控制,源于对爱的缺乏。
这是一个悲剧的轮回,严厉控制的父母培养出缺爱的孩子;缺爱的孩子长大了,又成为了严厉控制的父母。
我们总是要求别人,往往是为了回避自己;
我们想控制别人,也许更是为了放纵自己。
我们内心长不大,也不想长大。
我曾经跟朋友说:孩子应该有不成功的权利。
朋友笑翻了!
孩子只能成功不就是控制?
只能成功,只能正确,只能快乐。
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。
只能成功,为了成功就会不择手段;
只能正确,谁还敢轻易尝试犯错呢?
只能快乐,可是没有体验过负面的情绪,我们怎么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?
阴阳明暗,上下左右,正是因为拥有了对比的逻辑关系,一切才成为可能。
真正的爱最自由,
被控制的爱是暴力。
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:
1960年11月25日,3位多米尼加女性——米拉贝尔三姐妹被杀害。为了纪念这一事件,1981年7月,第一届拉丁美洲女权主义大会宣布把11月25日作为反暴力日。1993年的这一天,联合国发表了《消除针对妇女的暴力宣言》。
2019年12月3日凌晨4:00至6:06
作者 徐海刚
我是徐海刚,2016年开着明锐,带着妻儿自驾西藏新疆52天,医药圈老司机,这里有超100个城市的新青年啦,欢迎你加入。看眼前,能长远!
版权申明:🎉
本文首发: 微信公众号看眼前
(haigang-yanqian);
欢迎转载, 请保留此版权声明
请注明作者
自由,就是不想被控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