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孩子,
跟厨师做菜,
还有过好我们一生一样,
明白再多的道理有时都做不好。
它不是理论的事情,也不是方法的事情,
它甚至也不是运用理论和运用方法的事情。
它的本质是爱。
有人或许会想,给他爱不就完了嘛?
沒那么间单,
自己心里有才能给别人呀,
小溪有水,才能滋润良田。
自己心里没有爱,怎么去爱别人?
01
没有爱
几乎每一个怨恨父母的孩子,
都是父母某些方面出了问题让孩子怨恨。
有的是漠不关心,孩子因为得不到爱而怨恨;
有的是习惯操纵,让孩子没有自由而充满怨恨。
一种是没有爱,
一种是爱错了。
当我们因为漠不关心而伤透了孩子的心。当你明白过来,于是你给他买好吃的,给他买衣服,陪他逛公园。几天下来孩子还是没有原谅你,于是你勃然大怒,收回了你的爱,露出本来面目。这时候你没有意识到,你想通过几天的付出就弥补几年的冷漠这可能吗?
那么是要几个月的付出,还是几年的付出,才能弥补前几年的冷漠呢?
这没有答案,
而且思考这个问题,本身就错了。
当你做错了一件事情,然后想通过别的事情来挽回,希望对方原谅。对方是否原谅?什么时候原谅?取决于他的感受。这是他的权利。
如果父母认为,对孩子补偿了一个星期或者和颜悦色的相处了一个月或者一年,那么孩子就应该原谅父母,重回父母的怀抱。这就变成了操纵。注:都“应该”了,别人还有的选吗?
从没有爱,
变成爱错了。
02
爱错了
爱错了,就是认为我爱你你就应该怎样。
无论我们如何爱孩子,孩子是否爱你都是他们的权利。
就像无论我多爱一个美丽的姑娘,她都没有义务爱我。
爱不是交易,爱是自由的。
爱就像是土壤里的营养,在阳光空气水的作用下自由流动。
如果种子没有发芽,可能是因为土壤没有营养,也可能是因为环境不对。
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,因为缺乏营养已经让种子受了伤,或者错过了最佳的发芽季节,这时候你重新施肥,等待一个星期,一个月,一年之后,发现它还没有发牙,你能怨恨什么呢?
爱是自由的,就是你首先要给孩子爱,然后孩子爱不爱你,那是孩子的权利。如果你不答应,恰恰证明你的爱是蛮横的。替孩子做决定应该在什么时候爱谁,是很可笑的事情,就像自己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。
你也许气愤地会想,既然爱是自由的,我干嘛要爱孩子,你也可以不爱,那也是你的权利。
付出爱就能得到爱,天下没有这么简单的事情。虽然书上经常这样告诉我们,这也许只是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开始,但这却是一个错误的态度。
付出爱就能得到爱,只是一种愿望。
爱不是交易更不是枷锁。
爱不是交易,因为爱是算不清楚的。
爱不是枷锁,如果付出爱,孩子就要回应你爱,本质上是操纵。
我都爱你一个星期,一个月或者一年了,你还要怎样?
他只是等待心中的爱发芽而已。
爱不是道理,爱不是孩子能决定的,爱是从孩子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。
同样对父母来说,爱也不是道理,不是自己能决定的,爱是从自己心里自然生长出来的。
不是你觉得应该爱孩子,你就能够爱孩子。心里没有爱,就无法把爱给对方;内心枯竭那么你的爱也会苍白。
不是在理性上决定,从此以后要爱自己的孩子就能够爱。心里没有爱,把心门打开流淌出来的也只能是空气。
爱是什么呢?如果连爱是什么都不明白,那么给孩子的是什么?
爱是什么呢?如果连爱都不明白是什么,怎么去寻找?又怎么给孩子呢?
03
爱是什么
爱不过是普遍的善意。
它没有那么神圣、神秘、光彩夺目。
那一切只是看到它时,人们的感受。
所以你就不必奇怪,再平凡普通的父母,也可以给孩子伟大的爱;再卓越聪明的父母,也可能给孩子强大的枷锁。
无法想象一个对别人的孩子不友善的父母,会真的爱自己的孩子。
如果内心没有充满这种普遍的善意,我们所给予孩子的是什么?很可能不是交易就是操纵。
当我们对生活充满热爱,当我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善意,我们内心的爱就是充盈的。当我们把这些善意像涓涓细流浸入孩子的心田,要多久才能长出爱的嫩芽?
我们就只能等着,
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或者一辈子。
不仅是对待孩子,对待身边的人,对待这个世界都是如此。
以友善对待,至于能得到什么,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做正确的事情,等待美好的事情发生。
除此之外,还有更好的方法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