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8年7月14日,李小萌参加了“DNA网络素养公开课”活动。作为第一位分享嘉宾,她演讲题目是《当孩子迷上网络,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》。DNA,在这里是Digital Native Action网络原住民行动的意思。我们的孩子,从出生就与网络相伴,他们的生活、学习、娱乐以及未来的工作都与网络相生相伴,作为父母,我们该如何参与他们的网络生活呢?
注意是参与,然后才有可能引导!
经过搜索、整理、和朋友的交流,加上自己一贯的思想,她从下面四个方面表达了对此事的观点!我的想法与她基本一致。
一、网络和电子设备不是洪水猛兽
二、如果孩子过度依赖电子设备,首先需要改变的是父母
三、我们永远是孩子的同盟
四、家里有爱的流动,就不会有网瘾少年

注:
以上是我谈论自己想法的一个背景,内容来自同名文章,文章链接由大学同学莫老师提供。一个思想一个观点与自己原有的想法发生连接,或者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彼此印证,把它记录下来印象会深刻。
因为是在“看眼前”群里随性的交流,所以并没有具体地就这四个观点展开讨论。走到哪里就是哪里,这是我一贯的态度。
正文部分:
我在“看眼前”群里与朋友的对话。
01
参与孩子的活动才能引导孩子
“如果父母在孩子电子阅读的时候,像读纸质书一样地陪伴孩子,不断就内容进行问答,那么二者的效果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差距。”所以参与是核心,参与才能引导,不然就䣓绝了交流的通道,孩子自然变得封闭孤独。[握手]
这是最先的感悟,在现实的环境里,电子阅读或者游戏首先是不能避免的,其次如果能不从对立的角度去看待,就有机会在其中成长。
还有就是提前做些准备,为必然发生的事情。虽然不能百分之百,但是有一些准备总比没有好。
“尽可能参与孩子重有的事情,参与的过程中,才有引导的可能”。这一点我要切记。
(文眼💪)
瓢子:是的!做到不易[呲牙]
但不得不做,
跟锻炼身体一样,当成不得不做的事情就会重视。而挣更多的钱并不是不得不做的事。
瓢子:不是说不想做或没时间做,而是孩子到青春期会配合吗[呲牙]
之前就一直做,到青春期就没那么难。如果到青春期他要跳舞,他要听流行歌曲,他要谈恋爱,你能参与也不是坏事。
也有同学高中谈恋爱一样考上好的大学,粗暴的禁止不是最好的办法,虽然那样对家长来说最简单。
简单粗暴往往最糟糕,都是因为家长不想花时间花精力投入、参与孩子的世界。
瓢子:@徐海刚 骨子里还是以考好大学,做为唯一标准[呲牙]
只想把孩子吃饱养大,按照自己的要求做、听话!养狗都没那么容易更何况是孩子。
父母的目标要孩子接受才行,否则就是替他们走完他们的人生路。孩子怎么会有成就感,怎么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?

02
目标重要,但怎么实现更重要
所以目标固然重要,但怎么实现目标更重要!
我们说“过程比结果重要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
过分关注自己的结果,往往不择手段;过分关注孩子的结果就会越界。
美国辛普森案当中的司法程序公正,就是强调“过程”必须公正合法。没有正当过程的结果不值得追求。
而“过程”在教育孩子的当中就是行为。没有培养出好的行为,不会有好的结果。
好的行为不是说教出来的。而是下面二点:一是自身行为的引导,二是与孩子的思想同频。只有思想同频,情感才有交流,那样你说的话孩子才愿意听。
思想同频的基础就是参与。参与才会理解、理解才会同频。
这第二条的“参与”,似乎部分地包含了第一条的内容。但第一条是在前面吸引,作示范;第二条,是参与、陪伴的同时推动。
我们常说陪伴孩子,并不仅是时间、空间呆在一起,更应是心在一起。✌️

03
延伸话题:关于青春期
yu:
好像在哪看到的,青春期目前的定义现在是10到24岁,算是明白了我娃为什么越来越难管了
也有人说青春期就是个伪概念。
只是个体成长自然的一个觉醒,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,感觉到自己的力量、自己的观点,要被重视,而不是被任意的支配而已。
有的成人一辈子都没有觉醒、也可以说一辈子都没有成熟,永远处在青春期里面了。[呲牙]
yu:
青春期感觉更多的是生理体验的顶峰,带动了心理的动荡
比如说,只信书本,只相信领导,只相信报纸和电视上说的那部分人。或者只相信有钱的人,马云和马化腾说什么都对。
这些人只相信标签而不相信内容,是因为他们没有判断内容的能力。他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,只能借助于外在、借助于别人的评论。
而对自己的信心是一步一步积累的。首先第一步就是独立思维!在这一点上孩子和大人是一样的。
许多人不愿意写文章说没有内容,不愿意评论说无话可讲。其实不是没有内容,而是没有意愿。意愿就是缘、就是欲念,缘起缘灭就是平常的思来想去。佛学的起点是“缘起性空”,并不因为“性空”就不值得“缘起”。
并不因为目标无法实现,就不值得追求。比如共产主义,[呲牙]想做就做,行动就会有收获。
@yu 生理和心理互为影响,很难说是谁带动了谁。你倾向于认为哪个思想是对的,那个思想就会影响你。本质上都是你选择的结果。
有时绕过了问题也就解决了问题。比如你买商品房,不知道该买东边户还是西边户,如果你买别墅就不考虑这个了。
解决不了的问题,先绕过去也是一种解决之道,小平说的不是我。[偷笑]
青春期也是这样吧,当我们不过度的关注这个问题本身,而是把兴趣分散、去关注更广阔的世界。青春期也许本身就不是一个问题,就会被绕去了。
作者 | 徐海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