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直以来想写这个话题。
外在没有什么好说的,但还是要说。
如果把脸蒙上只看身材和动作,我们看不出来一个人是少年、中年还是老年,那么他就是拥有了少年气。如果是一个女性,我们说她就是拥有了少女感。
外在影响内在,内在又帮助我们延续外在,
内外是相通的。
就身材而言,只要苗条精干一点就行;
就动作而言,敏捷随性就有了年轻的感觉。
无论是少年气还是少女感,其实都是从外表来判断,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内心。
但是要想呈现出这样的外表特征,却是靠由内焕发出来的气息。
没有内在的支撑都是假的。
好奇才会尝试
01
表面的
一个真正的少年,身材苗条精干、动作敏捷随性,可他顾虑重重谨小慎微,我们说这是少年老成。他确是少年,但没有少年气。
一个花季的少女,身材婀娜动作轻盈,可她不苟言笑忧心忡忡,我们说她懂事。太懂事就显成熟,也失去了少女感。
无论怎样形容外在的感觉,都无法准确表达什么是少年气?什么是少女感?
形容出来的都是表面。
就像一模一样的两盘花,一盘是真的一盘是塑料的。
形状、颜色、外形都是一模一样,可是一个娇艳欲滴,另一个死气沉沉。
想通过外表来塑造少年气和少女感,就如同一盆假花想散发出诱人的气息。注定只能远观,靠近了就经不起推敲。
我们只能说,“身材苗条精干”“动作敏捷随性”比较接近我们心目中的年轻感觉。
就像有了娇艳的花朵挺拔翠绿的枝叶,远看更像是一盘鲜花。
这只是表面,如果不能触动内心,
那么我们只能说看起来像,而不是真正是。
好奇才会不同
02
内心的
毫无疑问,
外在的像更容易触动内在的改变。
当我们强壮就会更倾向于用力气解决问题,
当我们虚弱就会更倾向于用智慧解决问题。
当我们外表更像少年或者少女,
那么内心保持少年气和少女感也会变得容易。
虽然这不是一回事。
外在产生感受,对感受的解读会成为思想。
少年气和少女感本质上是一种思想,是面对世界的一种态度。
这种态度的核心是年轻。
因为年轻,对未来充满期盼,对眼前就不以为然;
因为年轻,常迷恋眼前的享受,无暇顾虑未来;
因为年轻,什么都不怕失去,什么都可能拥有啊;
因为年轻,不在乎自己现在是什么,只关注未来会成为什么;
因为年轻,什么都想尝试,似乎永远都来得及;
因为年轻,总是相信很少猜忌;
•
•
•
这一切的核心是输得起。
如果外表拥有了年轻的姿态,
那么也许能帮助我们忆起当初年轻的感觉。
旧瓶装上新酒,难免会想起原来的味道;
但是细品之后,谁都骗不了。
外在触动内在的感受,把感受经过思考变成秩序就内化成了思想。
在这里,
由年轻的感受内化后的思想就是渴望变化。
渴望变化or害怕变化是内在巨大的差异,也标志着我们是年轻的,还是已经老去。
以此鉴别我们的内心,一目了然。
好奇才会独特
03
彼此契合
一直喜欢50多岁的姜文,70多岁的阿尔·帕西诺。他们率性真诚无惧变化,甚至爱闯祸爱说出格的话。
可哪个少年不是这样呢?
莽撞,活力四射又野蛮生长。
一个少年毫无隐藏,是因为他后面知道的会更多。
一个成年人毫无隐藏,是因为他知道全告诉你你也用不上。
一个少年勇往直前率性而为,是因为未来的路还很长。
一个成年人勇往直前率性而为,是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成长。成长停止了精神就死亡。
他们行为契合、思想一致,
其实内涵并不一样。
一个拥有未来,一个不在乎未来。
如同洞悉世事之后的清纯,
和年少无知也不一样。
一个认为简单,一个是选择简单。
一直想写这个话题,
关于少年气和少女感,
但“内在感觉”才是应该多描述的。
那种活力四射充满无限可能的感觉,
源自好奇,好奇打开成长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