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的尺度:95%舒适+5%的挑战;
旅行的尺度:95%重复+5%的新鲜;
上一句是张展晖《掌控》书里的精髓,
下一句是我自驾西藏新疆和内蒙各地的体会。
总结成一个词就是:循序渐进。
那我们期待的突变、突飞猛进,爆款呢?
那不过是过程当中的意外,与你的期待无关。
渐渐的,就习惯了每年去威海。
01
循序渐进就是每天成功
性格使然,
我对急剧的变化是抗拒的,
也总是尽量回避面对面的冲突。
我想这也是大多数人的性格,
我们希望被环境接受,我们希望被温暖包围,
我们的小心脏不是天生强大,
那么,我们就会尽量选择与环境和谐相处。
也许,
不是性格的原因,而是实力的原因。
当实力发生悬殊的变化,性格也会改变。
马云革了银行的命,接着革酒店、药店、生鲜超市的命。
在我们看来,每一件都惊天动地,
可对他来说,也不过是循序渐进。
许多我们认为的巨变,不过是没有看到内在的变化。
许多在各种选秀中一夜成名的明星,本来在地方上就成名已久、实力不菲。
选秀节目组自然会强调,是因为他们才让优秀的人更加光芒四射。
可每一届奥斯卡都会评出最佳影片,
每一次选秀都会有冠军、亚军、季军产生。
所有优秀的电影人和优秀的艺人,都是数十年如一日地不断循序渐进,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技能,而爆红不过是意外。无论是抖音,还是微信公众号,如果大家觉得爆红很容易,可以试一试。
就能力而言,他们早就成功了。
只不过大众,只能因为他们成名了才会关注到他们的内在,然后感叹成名太重要了。
实际上,循序渐进的进步才重要。
成名只是意外。
循序渐进带来的进步是确定的,而成名或者爆红则不确定,那是一个概率问题。
想在各种比赛和选秀当中爆红,既与竞争对手有关,也与比赛规则有关,背后还有各种利益集团暗中左右,成名不过是意外。
古人说,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”就是这个意思。
02
循序渐进是普通人的捷径
如果不是那么急,
如果能够循序渐进,
那么在许多事情上,
我们能达到的高度会超乎想象。
当然这也许离我们梦想的成名还很远,但是在朋友当中,在邻居的眼里,在同事的评价中,你已经成功了。
2012年的秋天,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疲惫,于是去检查身体发现血糖值偏高,5.9吧,还有一点轻度脂肪肝。
于是开始徒步锻炼,每天晚上从家走到和平国际影城,一个来回4.5公里。
走了半个月比较轻松后,就背上双肩包走,在包里逐渐添加杆铃的铁片。
几个月后就可以背着30斤的包,快速地走4.5公里,高兴了还会负重跑个500米。
大约半年左右,再去检查两项指标都降下来了。
2013年春天,又迷上了骑自行车。
¥1598买了美利达入门级的山地车,从家里骑到宋剑湖一个来回25公里。
有了前面负重徒步的基础,骑行的进步很快。
没多久就带着11岁的儿子8岁的女儿,骑行西太湖一个来回40公里,时间4个小时。
接着又骑行嬉戏谷44km,在维景酒店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又骑回家。
一天骑行无锡一个来回约100km后,我在当年6月又独自环太湖骑行,三天300多km。
2014年,暑假42天自驾内蒙回来后,我报名了十月份常州西太湖的10公里跑。那是我第一次跑10公里,训练了一个多月参加,成绩是51分钟。
这些运动上的进步,谈不上惊世骇俗,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的。
我常常跟朋友讲:一件事情你只要坚持做一个月,就会超过身边99%的人。
许多人不是做不到,而是希望立刻做到。
想付出很少得到很多,想走捷径最终反而绕了更远的路。
我见过很多想成功却无法成功的人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。就是无法长期坚持做,哪怕仅仅是一件,有意义的事。
他们要么是想同时做很多事,要么就是想在一件事上突飞猛进。
也许超人可以,
可我们都是普通人。
循序渐进是普通人的捷径。
03
循序渐进就是看眼前
每次我跟朋友说到,我在2016年暑假里带着妻儿,开着明锐用52天的时间自驾西藏和新疆,行驶了15,200公里。
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其实我在2013年之前,就陆陆续续自驾了舟山、泰山、黄山、天柱山、庐山、威海、张家界、神农架;到了2014年暑假是42天自驾了整个内蒙古;2015年是28天自驾了云南的大理和丽江。
所以,2016年当我自驾到了成都西边稻城亚丁的时候,就考虑是该往乌鲁木齐走,还是往拉萨。
于是,查了一下地图发现离拉萨更近,而且稻城亚丁的海拔已经是4000左右。孩子们已经适应了高原气候,干脆就进藏了。
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循序渐进。
别人眼里的突飞猛进,只是不了解过程而已。
也有许多自驾西藏回来的人刻意说的惊心动魄,不过是为了加强自己的存在感而已。
现在道路发达、通讯及时,带着手机几乎可以搞定所有事情。一路上虽然进藏的大多数都是比较好的越野车,可是奥拓、桑塔纳各种普通小轿车也很常见,许多年轻人从成都骑自行车进藏呢。
常州到拉萨是3969km,每天开400公里10天可以到,中间可以在武汉停一天,成都停两天,康定和然乌湖各停一天。
这样算下来半个月就可以轻松到达。
有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一路玩过去,再开回来。而且在西藏、新疆、内蒙古这些地方,许多风景都是在路上。
我们从川藏线进,然后从青藏线出,再去新疆的过程都是临时决定的。
许多信息,无论是交通还是住宿以及旅游景点的情况,在当地得来很容易。
在常州,如果你要问别人西藏的情况是没有人能告诉你的。
只要走出去,离目标就会越来越近。
只要走出去,远方就成了眼前。
这也是我的公众号“看眼前”思想的一部分。
循序渐进就是看眼前。
循序渐进掌控人生。
04
“期待下一次”才能掌控
今天我收到了张展晖的《掌控》,这本由徐小平、周航、脱不花,亲身体验鼎力推荐的书。
讲的是如何建立一个舒适的心态,通过锻炼合理分配精力,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。
具体锻炼的细节不是我今天要谈的,
虽然那非常重要。
我想说的是舒适的心态,这是做成任何事情的前提。
他强调的舒适心态就是———循序渐进。
运动的尺度:95%舒适+5%的挑战。
如果很累,如果你总想突飞猛进,最终就是练了几次下来,就无法坚持了。
腰酸背痛浑身难受,想去死。
无论一件事情意义多么重大,如果过程痛苦,我们是坚持不了的。
马拉松队员跑了42.125公里下来,亚军和冠军也许只相差5米。第二名就不能坚持一下,加把劲超过冠军吗?那可是几百万的收益,更别说还是一辈子的荣耀。
可真的坚持不了。
所以无论是锻炼还是学习,还是为了达成工作上的某个成绩,过程之乐最重要。
只有在每件小事当中获得乐趣,我们才愿意重复,在重复当中感受不同感受变化,循序渐进才有可能。
如果仅仅是枯燥,我们会放弃;
如果难度太大,我们会恐惧;
如果太累,我们一样坚持不了。
那么要产生什么样的心态,才是积极而舒适的呢?
你只要问问自己,
你是否“期待下一次”就行了。
你不知道你是否应该和某个朋友交往?
你不知道那次旅行是否成功?
你不能确定,某次同学聚会是否有意义?
只要问问自己,你是否期待下一次。
“循序渐进”是成功的捷径,
“期待下一次”才能“掌控”这条小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