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人没有自信,
你告诉他,你本来就有自信的,他能信吗?
一个人没有力量,
充满无力感,你告诉他,力量你本来就拥有,那么他该如何找到自己隐藏的力量?
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。
我原本内向,怕见生人,
现在却对迎面而来的新鲜事陌生人充满兴趣。
改变是如何发生的?
我也不是完全明白。
所以这篇文章,也是为自己的改变寻找答案。

01
找答案不如造答案
答案有的时候是靠寻找,
有的时候也可以说是要创造。
当我们想越过一条河流,如果找不到桥的话,那当然是自己造一座了。
如果我们认为自信和力量我们原本没有,要从外学习,那我们就会陷入一种惶恐:
如果别人不让我们学呢?
或者我们学不会呢?
• 相信“自信和力量我们原本就有”,最直接的感受,就是自信回来了。
• 如同相信“我们拥有的财富已经足够”,那么最直接的感受,就是焦虑减轻了。
如果你把它判断为唯心主义。说明你看过了不少的书,知道有许多标签可以形容各种思想。
但了解思想并不能解决问题,运用思想才可以。
当你相信“自信和力量我们本来就有”,并不会妨碍我们去寻找自信和力量,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。
几乎所有外在的自信和力量,都是被内化之后才会发挥作用。
有的人成就显赫,却总觉得自己不配,内心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。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用以形容这个其实很常见的心理状态:imposterism,即“冒牌者症候群”。
根据研究,有高达七成的人,在自己的事业或者成长过程中,曾经有过这种负面心态。
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:
2000年左右,我在一家外企工作,当时月收入达到1万,跟月收入3000元的同学和朋友一起的时候,我并没有什么得意的。我觉得我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收入,觉得自己是个冒牌货呢。
反之,也有一些朋友,因为自己收入高,就觉得自己能力超强,甚至在他陌生不擅长的领域也会指指点点、信心爆棚。
这又是走向了反面。
那些年,外在的成绩赞扬并没有能够内化,给我带来自信和力量。现在我才明白,当时我缺少的是体验和认知。
因为财富只有被体验,才能感觉到力量,而对体验的理解,就是认知。
认知是寻找底层的逻辑,它会把某一领域的体验平移、类比到别的领域,也就是触类旁通。
没有体验和认知,就无法把外在的成就和财富转变成内在的自信和力量。
那么,这跟我们相信“自信和力量我们本来就有”有什么关系呢?
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!
但相信也没什么坏处,不相信却有可能带来惶恐不安,为什么不信呢?
无论信还是不信,下面介绍的这个方法,或者说是我从下面这本书当中学到的,对这两种情况都有帮助。
这就是高能量姿势,《高能量姿势》也是书的名字,作者是美国的埃米·卡迪(Amy Cuddy)。
看这本书之前,我知道不仅悲伤会让我们哭泣,反过来,哭泣也会让我们悲伤。这本书只是用更科学的研究和更丰富的数据佐证了,姿势对心理状态的反作用。
当我们接受了一个思想,并且不断地完善它,它就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一个答案。
也许我是从这本书里找到的答案,但它却是作者埃米·卡迪或者别的什么人创造出来的。
如果加上自己的独特理解,其实就创造了自己的答案。

02
相信“自信和力量我们本来就有”
许多人会被一些思想困住,就因为那些思想是对的。问题是思想哪有什么对错,只有适合与否。
就像判断是唯物好,还是唯心好一样,有必要吗?可能判断总让人觉得有力量,而同时包容彼此矛盾的,会让自己困惑吧。
相信什么就会成为什么。
有的人就会反问,我相信自己能成为首富,我就能成为首富?
问题是你真的信吗?
我们先谈谈信的情况。
举个自己的例子:
3月26日是星期二,我去无锡中医院办事。从地下一层的中药库坐电梯上楼的时候,碰到一个手里拎着一袋子中药的姑娘。闲聊中,她提到今天是星期二。我说怎么会?今天是星期三,因为每个星期三的下午,我女儿放学后会有英语培训课,从下午4:30到6:00,这个我不会记错。
问题是周三有英语培训课不错,却不是当时的那一天。我肯定的神态、语气、言语的内容同步一致的表达了一个确定的信息。我的误以为真影响了她。
她说:哦,对!今天是星期三,其实她本来是对的。
她感受到了我和谐一致的信息,然后判断我说的是事实。事实是最有力量的,所以她纠正了自己的判断。
所谓自信和力量其实是一回事。
自信就是认为自己了解的是事实,因而拥有了改变自己和别人的力量。
这个例子说明什么?
说明你坚信的,首先会影响你自己,然后也会影响身边的人。
我先是有一点认为,那一天是星期三,然后因为确信星期三的下午女儿有英语培训课。接着把这种确信平移到了日期的判断上,这有一点像移情,爱屋及乌,由一件事情的确定性类推相似相邻事的确定性。
高能量姿势(high-powerpose), 是指有这样的几个神奇姿势,只要持续地做2分钟,我们就会进入最佳的状态。
那么,什么是最佳状态?
埃米通过对各界人士的采访以及进行学术研究,最终得出结论:展现最佳状态就是“当你所有的感受,同时反应同一种感觉”,也就是情绪、思维、身体、面部表情、行为都体现出和谐一致的同步状态。
当我们相信自己所说的,相信我们所做的,
才会表现出这种和谐一致的同步状态,
才会进入最佳状态。
我常说内外要一致,眼前和未来要统一。
当我强调看眼前,并不是说要放弃未来。
我不认为它们是对立的,那么它们就是统一一致的了。
世界没有本来的样子,都是你认为的样子。
当你把彼此矛盾的融合,它们也就统一了。
两条河流在相遇的地方,自然会融合成一条大河。
每个人就是相遇的那个点,各种思想只要走到我们面前,就应该把它融合成一个整体。
10个苹果,如果不装在一个袋子里面,我们是拎不走的。

通过常见的几个高能量姿势,包括双手叉腰,想象自己是神奇女侠或者像士兵一样,收紧小腹微微抬起下巴,同时放肆地四处走动。
通过持续做这种开放性的动作2分钟,就能有效增加体内的睾丸素浓度,同时降低你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浓度。这两种改变加在一起的效果就是让你更加自信,抗压能力也更强。你的身体告诉你,你有主动权你可以主导形势,并在高压的环境中胜出。
这虽然是在面对特殊情况,比如面试、演讲、重要的谈判,采取的临时应急措施。
但生活当中,我们需要进入最佳状态的,不就是那些特殊的一瞬间吗?
而且当你在那几个关键的时间点表现出色,那么你的生活状态和自信力自然会提高。
这就像如果你高考顺利,找工作的时候选择也适合自己,在寻找伴侣的大戏中又很出彩,最后孩子也在合适的时间段降临。这也就是我们一生当中,三五个瞬间而已。
这些关键的瞬间走对了,一生就不会太狼狈。
更何况装着装着就像了。
自信,也就是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,
让胜利成为思维的习惯。
当我们运用高能量姿势,展现最佳状态,就是为了形成这样的习惯。
并不是假装拥有某种能力,而是相信并展露自己本来就拥有的能力,是打破阻挡你流露真实自我的障碍,是巧妙地让你自己知道你真的有办法做到。
如果你相信“自信和力量你本来就有”
那么运用高能量姿势,就是激发它。
• 它不会赋予你原本不具备的技巧与天分,但是它会帮助你,把你已拥有的充分挥洒;
• 它不会让你更聪明或学识更丰富,但它会让你更有适应性,心胸更开阔;
• 它不会改变你,但它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在我看来,
自信和力量是预设的,你本来拥有的就足够。
我们本身就是一座宝藏,我们要做的只是剥开阻碍、尽情展现。
我们就像是一颗种子,拥有所有发展方向的DNA。我们需要做的,不过是筛选出方向,再创造出合适的环境而已。
高能量姿势就是为了筛选出最佳的状态,它是一种方法。自信和能力的种子,我们本来就有,只要在适宜的环境多打磨、多培育就可以了。
相信“自信和能力我们本来就有”,可以看作是一种策略。
如果你觉得不错,那就选呗。

03
不信“自信和力量我们本来就有”
如果不信,
那么高能量姿势,一样可以带你进入最佳状态。
在那样的状态,你更愿意积极体验不同,也更愿意产生丰富正面的认知,从而把外在的成功和经历转化成内在的自信和力量。
方法就是这样,不管你信还是不信都是有用的,只不过效果会不同。
许多实验的结果证明,高能量姿势能够激发出你脑袋里的果断、自信和自在感,同时击退紧张、犹豫和退缩感。
当相信比不信好,我会选择相信。
这不是某个宗教的教义告诉我的,而是自己的感受。
遵从自己的感受,形成自己的思想,指导自己的行为,这就是内外一致。
关注眼前,可以夯实脚下的路。
当未来来临时,不会慌乱,这是眼前和未来的统一。
当我们把一切融为一体,把彼此矛盾的同时接纳,那就是把一堆干枯的木材架到了锅底。
高能量姿势,就是一阵风把点燃的柴火吹得更旺。
木材是取之不尽的,关键是如何取舍,如何搭配,以及应该放到那一口锅下面去。

04
我相信:信比不信好
我是信的,
我相信“自信和力量是本来就有”。
如果我没有,凭什么别人会有呢?
一念生,万物生。
不仅是自信和力量,
对万物的认知都是我们主观的联系。
相信,一切才存在。
相信我写的文章对我自己有帮助,
相信我写的文章可能对别人也有帮助,
相信写的过程中,自己就会有收获。
是相信,我才会坐在凳子上连续四个小时写下这篇文章。
如果不信,我们无法行动,
不如去信。